
特朗普总统于10月30日在韩国与习近平国家主席会谈前后,在Truth Social上发表了关于“中美G2”的言论。而在美东时间31日,他接受了美国媒体CBS长达60分钟的采访,表示“不是打倒中国,而是通过合作让美国更强大”。白宫随后发布了简要版本,本文摘录要点。
中美竞争终会见分晓,人们担心,一旦中国在某个时间点要超越美国,可能会引发战争。如果能以和平方式应对这一“超越”的瞬间,并且在美国保持强势的前提下实现中美共存——如果有能做到这一点的人物出现,对于人类而言可谓奇迹。特朗普的政策固然有种种问题,但能以这种姿态直面中美竞争的人,非唐纳德·特朗普莫属。
白宫还在美东时间10月30日16时27分公开了只有白宫掌握的中美首脑会谈内部场景照片,其中有习近平开怀大笑、中国代表团全体都在笑的画面。在公开的42张照片中,本文选取4张进行介绍。
习近平在11月1日与韩国总统李在明举行会谈。当时他也抛出自嘲式笑话,与李在明一同开怀大笑。
另一方面,我国高市首相在与习近平会谈的前后,与台湾前副行政院长林信义会面,并在会谈后将二人的合影发到X上,因此遭到中国外交部的强烈抗议。
日美韩三国对华姿态并非步调一致;在美韩开启“对华微笑外交”的情况下,日本对华外交的前景或许暗藏波折。
◆ 特朗普宣布开启“中美G2”时代,并盛赞习近平
中美首脑会谈于10月30日11时13分开始,但在此之前的同日10时8分,特朗普已在自己的社交平台Truth Social上发文称:“G2峰会即将开始!”
在结束中美首脑会谈回国后的日本时间11月2日5时11分,特朗普又在Truth发文,再次提及G2。他写道:“我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G2会谈对两国都意义非凡。此次会晤将引领我们走向持久和平与成功。愿上帝保佑中国和美国!”
早在2012年2月13日,还是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接受《华盛顿邮报》采访时就指出,“宽广的太平洋两岸有足够空间容纳中美两个大国”。此后,包括在2014年11月12日奥巴马总统访华期间与其会晤时,他多次重复使用这一表述。这实际上指的就是G2关系,也即是中国所说的“新型大国关系”。奥巴马政府对此反应略显冷漠,习近平此后也未再使用过这个词。
然而这一次,“G2”一词却由美国方面说出。这确实是一个划时代的表态,也可以认为是仅在特朗普执政下才会出现的展开。
拜登前总统绝不会说出这样的话。拜登一心呼吁盟友和友好国家组成反华包围圈,决心不惜一切代价击败中国。日本的思维或许仍受着拜登政府的影响。
◆ 特朗普:不是打倒中国,而是通过合作让美国更强大
11月2日下午,CBS新闻以《点击此处阅读对特朗普总统的完整采访》为标题,刊出了长达60分钟采访的文字内容。
随后,白宫于11月3日以《特朗普总统的〈60分钟〉:总统任期史上最好的九个月》为题,发布了简要版采访内容。其中关于中国的部分如下:
——“和其他国家一样。我们对他们来说也是威胁……这是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世界,尤其是在中美关系上。我们一直在关注他们,他们也一直在关注我们。与此同时,我认为我们相处得很好,而且我认为,通过与他们合作,而不是仅仅击败他们,我们可以变得更大、更强、更优秀。”(以上引述自白宫网站)
过去,有哪位美国总统说过这种话?其意义,正如开头所述。
◆ 习近平与特朗普等人开怀大笑
白宫公布了10月30日中美首脑会谈期间的共计42张照片,其中包括未对记者公开的内部会谈照片。我从中选取了编号为29至32的4张照片,作为图表1~4进行展示。
图表1:特朗普展示了一张明信片大小的便签,仿佛在说:“来,看看这个。”

——转载自白宫网站
目前还不清楚上面“写”或“画”的是什么,但此时此刻,中方所有人看起来都很高兴。
图表2:特朗普举起一张明信片大小的便签说:“看看,就是这个”,习近平在一旁开怀大笑

——转载自白宫网站
图表2中,习近平面带笑容,目光专注地看着便签。特朗普可能正在向他解释什么。
图表3:习近平伸手去拿那张明信片大小的便签,仿佛在说:“给我看看!”

——转载自白宫网站
仅从照片无法知道写了什么、说了什么,但看起来就像习近平边说“哎,这是什么?给我看看嘛——!”边伸出手。其他中方代表也饶有兴致,喜形于色。
图表4:习近平开怀大笑!众人捧腹!

——转载自白宫网站
图表4里,可以看出习近平忍俊不禁,开怀大笑。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。
特朗普到底给习近平看了什么?实在是很好奇,但可惜目前没有相关信息。
无论如何,如此和乐的中美首脑会谈,自中美建交以来恐怕一次都没有过。可以说,这是只有当美国总统是唐纳德·特朗普时才会出现的史无前例的一幕。
以防万一,这里也附带介绍一段约20秒、由白宫发布的视频,从中可一窥特朗普如何定位这次首脑会谈。
◆ 习近平和韩国总统也以自嘲笑话相对
11月1日,习近平与韩国总统李在明会谈时,向李在明赠送了两部手机。两位领导人在记者镜头前介绍礼物时,中方口译员说明:“这些手机为中国企业小米科技制造,搭载的是韩国生产的显示屏。”
李在明拿起一部未拆封手机端详,问道:“这款手机的安全性如何?”习近平笑着回答:“你可以看看有没有后门。”李在明闻言哈哈大笑,拍手叫好,习近平也愉快地笑了起来,这一场景被摄像机捕捉下来。例如《纽约时报》中文网的标题图片就刊登了这一幕的照片,如图表5所示。上海文广集团旗下的ShanghaiEye魔都眼频道也发布了同一场景的视频,可以在里面找到对应的画面。
图表5:对习近平抛出的“后门”笑话哄然大笑的中韩两国元首

——转载自《纽约时报》中文网
习近平能即时说出“你可以看看有没有后门”这样的自嘲式笑话,十分罕见。我推测,是特朗普掀起的这股“欢笑之潮”,也影响到了与韩国总统的互动。
然而,只有日本被这股潮流甩在后头。高市首相在中日首脑会谈后采取了激怒习近平的行动。
◆ 中国外交部震怒:高市首相把与台湾代表的合影发到X上
高市首相在与习近平正式会面之前的10月31日10点前,在候场室中和来韩国参加亚太经合组织(APEC)峰会的众多代表打了招呼。其中既有习近平,也有台湾方面的代表、前副行政院长林信义。
与习近平握手致意的合影,于31日15时15分被发布到X上,而与台湾林信义的合影,则在与习近平会谈之后的20时01分被发到了X上。配文里将林信义的头衔标为“总统府资政”。“资政”意为最高顾问,也就是说使用了现任总统府最高顾问这一尊称。
习近平在与高市早苗举行首脑会谈时,并不知晓此事。仅此一项,就足以构成“让习近平丢脸”。
更何况,APEC峰会结束后的11月1日18时26分,高市早苗又将与台湾林信义的合影再次发到X上,并宣布与林信义举行了会谈。
至此,中方终于忍无可忍。中国外交部就高市早苗的X帖文表示强烈抗议,称“在网络社交平台高调炒作,严重违背一个中国原则!”
顺便一提,石破前首相在一年前的APEC峰会上也与林信义打了招呼,但并未在X上发帖,因此中国方面并未提出抗议。大概将其定位为在候场室中各国与地区代表不期而遇、打个招呼的程度。
11月4日,茂木外相表示:“政府的立场没有改变,驳斥了中方关于高市首相与台湾代表会面的说法”。但我认为,他抓错了关键点。
请仔细看看图表6中所示,近十年来历任日本首相“在APEC峰会上是否与台湾代表会谈”,“是否有在X(推特)上投稿”以及“中国是否有抗议”的情况。
图表6:APEC上日台代表会谈与否及中国抗议与否

——作者基于台湾历年的发布/报道、各首相的X(推特)账号、中国外交部网站信息整理制作
只要看看图表6,就一目了然。
以往的日本首相都曾在APEC会议上与台湾代表会面,但他们都没有通过X或推特等网络平台公开会晤内容。这体现了一种克制 。
唯有高市首相没有保持这种克制。她跨越了历任首相一直沿袭的那条“红线”。
况且,正如我在11月1日的评论《中日首脑会谈终于实现——在最后一刻仍若即若离的习近平用意何在》所写,中国因公明党退出执政联盟已经愤怒,习近平没有向高市首相发出就任贺电,这也是中国首次对此事做出与往年不同的反应。
尽管如此,日方强烈表达了无论如何都要举行中日首脑会谈的愿望,因此对习近平来说“促成此事”已属最大程度的让步。
面对这样的习近平,日本首相却做了历任首相从未做过的“网络公开”。
茂木外相难道没有认识到区别就在这里吗?以他的资历而言,这样的认知难免显得粗糙。理解过于浅薄。作为外相,在对华关系方面可能不太合格。这样下去,无法保护高市首相。
此外,我于10月23日写过评论《希望高市首相在“日美首脑会谈”前了解到的,特朗普总统的对华姿态(对习近平之“爱”?)》,是出于善意发出提醒,希望首相周边能加以留意,从而保护高市首相。但遗憾的是,这篇文章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。
态度坚决固然是好事,然而跨越历任首相为保护日本而自我约束的“红线”,或是扰乱日美韩步调的做法,并不可取。若能多一些某种“智慧”,或者说“老辣”,或许会更好。尽管如此,我还是要补充一点,我对高市首相寄予厚望。
追记: 正如我在10月30日的评论《中美峰会:正如预测的那样,障碍是“50%规则变更”!》中所写的那样,特朗普在采访中回应说,中美峰会“没有将台湾问题列入议程”。
カテゴリー
最近の投稿
- 特朗普表示“不是打倒中国,而是通过合作让美国更强大”! 这样或许能避免战争!
- 高市総理に「その汚い首は斬ってやる」と投稿した中国の大阪総領事は国外追放に値するレベル
- トランプ、「あんな怯えた人見たことない」中国高官の姿こそが、中国を製造大国にしたことに気付いているか
- The Political–Economic Turn in China’s 15th Five-Year Plan Proposal: From Growth Narratives to Security Governance
- 混乱極める英国の対中政策
- トランプが「中国を倒すのではなく協力することでアメリカは強くなる」と発言! これで戦争が避けられる!
- China’s Linguistic Offensive Against Taiwan: When Words Become Sovereignty
- 台本どおりの中国政治と「新質生産力」
- 日中首脳会談ようやく実現 寸前までじらせた習近平の思惑
- 米中首脳会談 予測通り障壁は「50%ルール変更」だった!















